【教改透视】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长期以来,同质化倾向一直困扰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国家经济社会对优质职业教育和多层、多样的职业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因那些面向特定行业或者新兴产业而新创建的、建校时间不足五年的非综合性高职院校,该怎样走好自己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之路,成为这些院校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做好“特”的文章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办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新建高职院校应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在办学理念、专业布局、育人管理模式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做好“特”的文章。
一是确立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新建高职院校应立足自身特点,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行业产业特点,以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使命,创新办学理念,充分体现学校独特的个性风格、发展定位,激发办学活力和竞争力。作为一所“起步较晚”的高职院校,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自身集“学、军、警”一体的独特优势,主动分析安防产业需求,把握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和规律,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秉持“错位发展、特色取胜”办学理念,立足于为平安浙江、平安中国建设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二是打造独特的专业格局。新建高职院校本身就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以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专业设置理所当然应该瞄准未来主流技术、新兴产业及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设置、培育一批特色品牌“拳头专业”,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逐渐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专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创新独特的育人管理模式。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建高职院校应充分把握当前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为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探索出既适合自身特点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和行业产业需求的特有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四是培育独特的校园文化。新建高职院校要以办学理念与育人特色为逻辑起点,结合区域文化特点,提炼学院精神,按照“内化于心、固化为制、外化为行、物化为镜”的建设机制,开创体现时代特征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品牌。安防学院结合办学特色,打造“安全”特色校园文化,并以“温州安全生产学院”“反诈骗研究所”等平台为依托,大力开展特色“安全”类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学生志愿活动,践行、传播安全文化,形成一个契合学院办学特色,展示独特形象的有力品牌。
寻找“培”的路径
“本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能交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作为新建高职院校首先要做到“本地离不开”,就要积极在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两大基本职能上寻求发展路径。
一是寻求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路径。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新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紧扣深化产教融合发展主线,以高起点、高质量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发展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为目标,融合产学研合作机制,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2 1”模式,开发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并有效建立社会、企业参与的监督评价体系,将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研发相结合,将传统教育与现代学徒制教育相结合,将专业技能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有持续后劲的德技双馨的“准职业人”,实现高起点办学,学生高质量就业。二是寻求服务区域发展的特色鲜明的社会服务路径。能不能做好社会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院办学和专业建设的水平,也是检验是否“本地离不开”的重要标志。新建高职院校在大力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也要拓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培育出“人无我有”、特色鲜明的技能培训品牌项目,使学校成为区域行业紧缺人才“离不开”的技术技能培训基地,并逐渐形成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培训服务并蓄发展的办学体系,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同时要成为实施技术创新、先进文化知识传播和辐射的区域中心。
探索“创”的规律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新建高职院校建立之初就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规律,通过“建体系、建队伍、建平台”,努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一是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大学生创业科技园、创业学院等创业教育实践载体,但创新创业教育大都仍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没有形成课程体系。新建院校虽受限于师生规模和教学条件的不足,但也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根据学生创新创业实际需求、行业特点和专业特色,以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方法的训练为重点,按不同年级层次开发涵盖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项目等主要环节的课程,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培养“敢、想、会、能”的创新创业人才。二是建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跨学科综合知识和创业实践技能。新建高职院校要坚持“请进来,送出去,外引内培”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从企业行业引进能工巧匠,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导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新方法的培训学习,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实践锻炼,打造“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全方位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三是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新建院校应有效整合校内外创业资源,逐步建立起创新创业工作室、创新创业实践实习基地,加快创新创业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成为本地行业、企业或其他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田”和“孵化器”。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实践项目或进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实践,为师生积极主动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和支持,此外要积极与企业对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一体化机制,为学生创业搭建更大的舞台。
破解“融”的难题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要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要在“三个破解”上下功夫。
一是破解政府职能缺位的难题。新建高职院校应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尽快出台符合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实施细则或者条例,拨付产教融合专项资金,出台配套制度,保障校企合作有序进行,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来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和融资支持等。二是破解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不高的难题。通过法律和政策保障,引导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摈弃功利性思维和短视行为,积极发挥校企合作的主体作用,与院校共建实验实习基地、共办专业、共同研发,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参与制定人才标准,参与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三是破解高职院校自身产教融合能力不足的难题。新建高职院校应积极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开发为切入点,以项目化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动力机制为基础,以运行机制为保障,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安防学院非常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一专一平台”“一专一特色”建设,积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深化产教融合。近年来,学院与公安部一所、省公安厅、温州市公安局、安监局等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校政合作关系;与北京翔宇通用航空集团、上海水晶石教育、新大陆教育集团、新华三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与浙江中环检测公司共建“温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地”,在人才培养、社会化服务、智慧安全企业云平台建设、就业创业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取得良好成效。(作者:戴海东,系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