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
2006年以来,国家实施高职示范性建设、骨干院校建设、优质院校建设等项目,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飞跃性发展。建成的一批特色鲜明、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促进就业、脱贫攻坚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引领高等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普通大学的类型之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高职院校期待打通发展通道,希望从政策层面上允许高水平高职院校在坚持举办职业教育的前提下,在各示范性高水平专业试办本科职业教育,以填补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空白,打通“中职、高职、本科”培养通道,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吸纳优秀人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战略发展急需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国际上,美国的社区学院、德国的工程师学院和高级专业学校、日本的高等专门学校和短期大学等,都是本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典型范例。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就将早期的工程师学院、高级技术学校等三年制高等专科学校陆续改为四年制的应用型科技大学,以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日本也早在1976年就新建了两所国立本科高职大学——长冈技术科学大学和丰桥技术科学大学,学制都为四年,采取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俄、印等国家和地区都将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特别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选择,力求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人才和技术竞争优势。
新形势下,服务国家发展,急需大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毋庸置疑,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光荣使命,将大有可为。
为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推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等政策文件,部分省、市在这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开展了职业教育人才创新培养的尝试,探索了高职本科专业试点工作,在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例如:“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成功转型升级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江苏省在2012年提出了高职本科“分段培养”和“联合培养”两种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在探索如何推进高职本科专业建设上也已进行了成功探索。
社会发展需要高职教育换挡升级
近年来,部分省市学生及其家长报考职业院校的积极性不高。普通学生和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了解和认可度不够高,更倾向于报考三本院校甚至于独立学院。
究其原因,很多人认为高职院校是学生发展的“天花板”,上升通道不畅,选择职业教育是“无奈之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人才培养与预期目标有差距。比如,甘肃虽然已实施了省属本科院校接收高职院校学生通过专升本选拔考试进行转段培养的措施,从形式上贯通了“中职、高职、本科”的培养通道,而实际情况却是,由于受众面小,普通本科缺乏职教条件和历史经验、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导致人才培养南辕北辙,仍旧回归到传统的学科培养上,技能人才培养并没有得以有效延伸,相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技能人才的培养。
“升学有路”是学生及其家长,乃至社会的真切夙愿。高职教育不应当是“死胡同”,也不应当是“形式上有通道,实则偏离技能人才培养轨道”。变了味儿的“升学通道”不但没有提升学生的成才概率,相反成了就业市场的“夹生层”,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走出了一条类型之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务实的办学理念、准确的办学定位、雄厚的办学基础,拥有成熟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拥有与各省地方产业发展契合度极高的专业群,具备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养成了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教学组织实施经验。这些专业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行业内有着深远的影响力,甚至不输于本科院校的同类专业,完全具备举办本科专业的能力和实力。
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可积极组织力量,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这一类高水平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进行专业本科试点,以激发办学活力,提升社会吸引力,打通“同一频道”的上升通道,培养原汁原味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维持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发展。
摘自:《光明日报》2018年3月22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