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技能人才招生难和技工荒问题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一些知名的职业院校的传统技工专业中职阶段招生凑不齐一个班,高职阶段勉强能凑齐一个班,但是生源质量和人数也不尽人意。而与此同时,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庞大,在高达近千万的技能人才缺口下,技工荒是令企业头疼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是职业教育的技工工种专业依然在招生上遭受冷遇,另一方面是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的巨大缺口,如何解决,我们时常归因于社会观念、技能人才的待遇和收入等社会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形成原因复杂,一时也难以改变。教育需要引领未来,应该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在大的社会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教育领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有报道称“现在的年轻人,宁愿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挣每个月3500元的工资,也不愿意到一线车间学门手艺,拿每个月5000元的工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看不上传统技能工作,缺乏实干精神、不愿吃苦受累之外,与其在长期受教育过程中重知识教育、忽略劳动教育的倾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中应该增加劳动教育的比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在初中阶段增加职业技能类的课程。学生是否适合学习职业技能,是否有兴趣学习职业技能,需要有一个接触、了解的过程,而在当前的初中课程体系中,设计职业技能教育的课程少之又少,许多学校根本没有开设,学生也就无从接触和了解。大多数的初中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原因不是因为自身喜欢、有兴趣或者学习有优势,而是因为考不上好高中,通过高考升学无望的无奈选择。这既不利于他们安心地学技术,也影响毕业后就业的技能岗位忠诚度,还容易给职业学校学生贴上标签,当“成绩不好读中职”成为标签之后,会大大降低初中毕业的学生和家长主动积极选择职业学校的意愿。
实现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实质性平等。打通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界限,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教育课程,打通普高与中职学校的转学通道,普高学生如果不能适应普高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意愿,转入中职学校就读。选修一门职业技能类课程,并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应该成为高中毕业的前置性条件。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升学,仅能进入一些专科类的职业院校,本科院校少,名校就更少,需要鼓励名牌大学开办职业技能类专业,招收职业学校学生,让他们也可以上名校,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规范职业学校招生,谨防劣币驱逐良币。现实中,一些中职学校重招生,轻教育质量;虚假宣传,有偿招生;招生时说得天花乱坠,夸大宣传招生,欺骗学生。这些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对学生个人而言是浪费财力和学习光阴,对中职教育而言则严重违背了中职教育发展的初衷,导致了中职学校在招生上的恶性竞争,重招生,轻办学质量,损害了整个职业教育的声誉。教育主管部门应引导中职学校将目光聚焦到学生培养的质量上来,真正以内涵发展来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认可度。(作者:谌涛,系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校长助理)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