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9月19日第9版)刊发的《“综合型”这条路高职不能走》一文,作者胡解旺以少数高职院校“不满足于自身原有的相对优势,盲目上马一批自身并不擅长、并非地方急需又缺少竞争力的长线专业,如经济法律、影视艺术类专业,率先成为高职院校中的综合型大学”的行为,警示高职院校不要重蹈普通本科高校覆辙,得出“综合型这条路高职不能走”的结论。笔者认为这一结论值得商榷。
所谓综合型高职院校,是指专业设置数量较多、专业结构门类较齐全的高职院校。
从高职发展的历史角度看,综合型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起步时的常态。高职院校的产生,一般有三种模式:一是行业办学,行业主管部门将原属行业的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一般是专业结构比较单一的专科型高职院校。二是政府办学,一种是由地方政府选择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较好、办学实力雄厚的重点中专学校直接升格为高职院校,这种方式产生的高职院校一般既有专业结构单一型高职院校,也有综合型高职院校;另一种为合并组建,由地方政府统筹,将几所国家级、省市级重点中专强强联合组建新高职,这类新组建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为综合型高职院校。三是社会办学,由民间资本投资举办新型高职院校。这类新建院校,往往开始时专业数量不多、专业门类也不全,是单一型高职,但在后期市场化办学过程中,不断增加市场供给,专业数量不断增多,专业结构也日趋齐全,有少数后来逐步转变为综合型高职院校。
从高职发展的现状看,综合型高职院校目前广泛存在且普遍办学很好。截至2016年底,全国1300多所高职院校中,有378所是综合型。在200余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中,有近30%的高职院校属于综合型,此外还有大量的省市级示范性综合型高职院校。综合型高职院校不仅存在,而且普遍发展很好。
综合型高职院校的存在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每个地(市、州)以上城市,都是其所在区域的经济、文化与政治中心,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布局、新兴产业的形成是全方位的,其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是全面的、全方位的。所以,地方政府在布局高职院校时,几乎每个地(市、州)以上城市都会至少布局一所综合型高职院校,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性高职院校在专业布局时不仅要对接地方支柱产业设置专业,还要兼顾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灵活设置专业、适时调整专业,做到专业的动态调整。
综合型高职院校的存在是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产物。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进步同步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一所高职院校应该设置什么样的专业,怎样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不是自己闭门造车、一厢情愿想出来的,而是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与行业技术进步做出的适时调整与合理的规划安排,它是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产物。
综合型这条路高职虽然能走,但不会都去走。能走,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高职院校都会跟进,不顾办学历史与条件,不顾自身优势与劣势,无视困难与压力去走综合型这条路。一方面是由于高职院校的自律,经过20余年的高速发展和激烈竞争,历经两轮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各高职院校办学目标与方向日益明确,办学理念与思路日益明确,办学行为日益规范,基本清晰了自己在高职教育领域的站位,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是来自教育部与各省教育厅的调控(他律),教育部近年来先后启动了《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计划(2015—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则以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为抓手,抽查复核各高职院校,督落实、保质量、促特色。所以,基于各高职院校的自律和他律,综合型这条路高职虽然能走,但不会都去走。
在高职创新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该走什么路,该怎么走好自己的路,取决于学校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条件,取决于学校发展的目标与定位、理念与方法、模式与毅力等。条条道路通罗马,但唯有目标坚定、不畏艰难险阻、奋发进取者才可能在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好。(作者:刘红新 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年10月10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