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专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罗生全-凯发k8官网

 重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专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罗生全-凯发k8官网
教育新闻 education news
当前位置:  凯发k8官网-凯发真人版 > 教育新闻 > 正文
重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专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罗生全
 
教育新闻      2017-12-01 13:36:21             点击次

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的科学化,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培养高质高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有利于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那么,如何直面目前职教发展困境?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发展新方向?带着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罗生全。

罗生全表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由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我国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决定的,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职业教育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为什么说职业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生全:一方面,这是由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的。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之一。因此,发展职业教育是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这是由当前我国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决定的。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先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是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都需要重视技术技能人才、重视发展职业教育。

直面职教培养发展困境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您看来,职业教育培养目前面临哪些问题?

罗生全:职业教育育人质量整体水平不高,这是职教发展的最大短板。在职业院校学不到真本领,是许多学生和家长的最大担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主要如下:

第一,职教生源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就读职业院校,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考不上优质高中的“备胎”选择,生源质量堪忧。而且更让人难过的是,对我国中西部的许多职业院校来说,除了生源质量的问题,还客观存在着生源萎缩的问题,导致许多职校不得不去“买学生”。

第二,职教师资有待发展完善。教师是教育的基础和关键,相对于普通学校来说,职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理论与技能兼备的“双师型”教师。职业院校的教师既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又要熟悉产业企业的生产实际;既要会讲又要会做。可实际是,我们很多职业院校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出了校门进校门的“两门型”教师,虽然理论知识系统扎实,但缺乏企业生产的实际工作经验,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职教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入。众所周知,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大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面临许多瓶颈性问题: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的动力缺乏,校企合作“双赢”局面未形成;企业参与合作的范围过窄,深度不够,层次较低。

职教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中国社会科学网:现阶段,如何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需要系统的设计和持续的努力。就目前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第一,要在意识上真正重视职业教育。全社会特别是政府部门,应破除教育以升学、考大学为目的的思想,正视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合理处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

第二,政府要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国际经验早已证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本远远高于普通教育,因此,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要保证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逐年增长,加大支持力度,集中力量改善职业教育技术设备和基地建设,始终保持职校设备的先进性。同时政府在职业教育土地划拨、行政审批、融资、借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教师配备、实践场所等方面给予统筹协调;在培训资金、培训项目、就业安置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三,要制定职业教育教师编制标准,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制定职业学校教师编制标准,解决职业教师地位尴尬,职位多编制少的难题。制定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标准,拓宽职业学校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的渠道,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对学校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应放宽年龄、专业、学历条件,鼓励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

第四,要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国家层面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 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应该包括国家职业教育质量框架和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国家职业教育质量框架中应建立完善的办学标准、科学的专业 (课程)设置标准和质量评估标准。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学校内部纵向自上而下的质量生成系统、质量支持系统、质量评价系统以及质量信息系统,并能实现有效运行和调控;建立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横向的质量保障方案,每个层面的质量保障方案要由参与质量保障的个体来制订和评价。(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赵璐)

摘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