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建设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的优质高职院校,大幅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提升高职院校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达成这些目标,既需要守住高职教育的阵地,又需要高职院校精准发力。
守住阵地
“职业”是高职教育的基因。职业的内涵是规范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考核评价的标准,也是高职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基本特征。只有充分研究职业,按照职业的规范、过程、要求和逻辑,而不是按照学科来重组知识和技术,高职教育的基础才能牢固。
高职教育应把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结合起来,这个特色目标,既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宏观层面,又体现在专业建设的职业分析、课程开发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实施的行动学习、实习实训的职业情境、学习评价的需求定向等微观层面。
高职教育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序化要做革命性的改变,使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一体化的动态课程结构,根本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基于学科知识系统化的静态课程结构。否则,高职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因此,高职院校要清醒把握自己的类型定位,守住自己的阵地。
精准发力
高职院校按照职教规律办学,必须首先深入研究职业科学,开展职业分类,描述职业轮廓,然后制定职业资格和职业能力标准,再据此开发课程,进行教学,这才是科学的实施路线图。高职院校要从三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是在宏观办学层面,承担起主体责任。办学要体现职业性原则,因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只能在工作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要打造技术技能积累的基础平台,通过参与产业部门的研发项目来提高师生的能力和专业水平。要发挥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分专业开展学生职业能力测评。
二是二级学院在专业建设等中观层面方面承担起主要责任。高职专业面向要针对职业而不是仅仅针对工作岗位,专业教学活动要高度关联相关职业的工作过程。二级学院要用科学的职业资格研究方法进行职业分析,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化的职业资格研究,将行业分析、工作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相结合,通过程序化的方法确定课程的基本内容。要依据职业成长规律排列课程序列,设计学习任务,重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把实际运行中本末颠倒的人才培养顺序再颠倒过来。二级学院要建设以专业教室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创设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内容相一致的学习任务。建立全面、系统而科学的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质量控制的重点从外部评价转向过程的自我控制,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三是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微观层面,高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职业承诺和职业道德,承担起关键责任。教师要把行动能力培养融入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纳入专业课程和融入学习情景,通过专业实践体验培养学生行动能力。要以企业的工作过程、任务和环境为基础,设计学习过程、任务和环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业,编写学习资源。教师要遵循行动导向原则,针对与专业紧密相关职业的工作过程,按照“信息—计划—实施—检查”完整的行动方式来进行教学。要善于设计和利用虚拟环境和仿真环境,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
成就优质
高职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学生顺利走入“工作世界”奠定基础,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反映在课程和教学层面就是“工学一体化”,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高职毕业生应该具有应用新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对新技术的敏感性或技术准备能力,难以在学科体系中培养,需要学校和行业一起,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行业应该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主体。
高职教育是跨界教育,高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仅要关注教育科学,更要关注职业科学,人才培养既要遵从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还要遵从学生的职业成长和生涯发展规律。“职业”属性使得高职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高职院校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跳出学校看学校”,才能实现优质高职院校的建设目标。(作者周衍安系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副研究员)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年4月18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