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跨界跨专业,跨出发展新境界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无界化”共赢发展的探索
通讯员 张静
“中国的老师太棒了!我的学生都想来中国留学!”这是来自非洲贝宁的cerco大学校长卡普·奇奇·艾伦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接受采访时的原话。他说,此前贝宁的学生会谋求到美国、法国等地留学,当听了宁职院的老师授课后,他们萌发了到中国留学的念头。为此,艾伦又一次来宁职院考察“中非(贝宁)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建设项目。
跨境,跨出高职新自豪
经过两年的磨合与筹备,10月18日,“中非(贝宁)职业技术培训学院”正式挂牌,开设电子技术应用、摩托车维修和小型发电机维修、电梯维护、建筑设计与施工等与非洲当地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紧密相关的课程。未来,宁职院将以贝宁为中心,为西非各国和在非中资企业培训各类实用技能型人才,输出中国文化和技术,践行中国职教走出去战略。
宁职院与贝宁cerco学院、浙江天时国际有限公司于2014年7月在贝宁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筹建“中非(贝宁)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协议签署后,宁职院的两位老师远赴贝宁,在当地进行了两周的专业授课,受到当地学生追捧。“非常感谢两位老师,他们的教学能力非常棒,我们太需要这样的老师了!”艾伦对两位老师赞不绝口。
宁职院的“洋”历史,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年,学院承办商务部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管理研修班,成为中国政府人力资源援外培训工作成员单位。2012年,全国唯一一个职业教育类援外培训基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落户宁职院;同年,宁波成为全国首批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并委托承担重点推进项目——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计划;2013年,由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设立的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在宁职院挂牌,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中国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研究、职教援外项目研究,为中国职教走出去提供支持。
如今,在宁职院校园里,时常可以遇到三三两两的外国人,他们有的是长期在此学习的留学生,有的是各发展中国家在此短期培训的官员或专业人士。从事援外培训9年来,宁职院共承办66期发展中国家港口管理、汽车产业、职教管理等研修班,为缅甸、泰国、坦桑尼亚、赞比亚、肯尼亚、埃及等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近1400名产业界官员、职业教育官员和教师,影响力辐射六大洲。
跨出国门办学,首先还得自身功夫过硬。学院为此提供了多种途径支持教师出国深造,提升专业能力和外语水平;推出有针对性的外语培训,普遍提升教师外语水平。目前,学院已有公共关系实务、趣味会计、摄影基础等几十门专业课实现双语甚至全外语教学,并为在校生创造了许多出国交流、学习或参加比赛的机会。
宁职院党委书记毛大龙说,“十三五”期间宁职院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一方面要大力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多寻找机会走出去。因此,学院以开展援外培训为平台,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不断拓展援外培训项目领域,不断创新援外模式,构建国际化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办出宁波特色,办出世界水平。
跨界,跨出高职新贡献
2015年10月,在宁波人才科技周活动中,宁职院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共同签订“卓越技师”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三方协议。该项目作为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的建设示范项目,由宁职院联合宁波技师学院、宁波工程学院等院校和宁波港集团、海天集团、舜宇集团等本地龙头企业协同开展。项目以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面向当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培养适应产业转型、企业技术能级提升需求的新型技师。
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合作的跨界人才培养学院,在宁职院还有跨境电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与学院各类劳模技师工作室、北仑区大学生创业园、北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一起搭建起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架构。
宁职院一直倡导并实践的“三方联动、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在近年来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深入推进,与政府、企业、行业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校—企业—社会”融通学习体验。
学院通过建设“双证融合”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职业岗位课程、与企业共建工程应用中心、引入企业5s管理、与行业企业协会合作申报国家教学资源库等举措,深化校企合作。位于学院西校区的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集聚了288家企业,学院与园区共建服务外包学院、跨境电商学院,打造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服务、科技合作与技术服务、产业集聚与企业服务相互融合促进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学生可以在企业里面对真实的工作项目和任务,甚至和企业员工一起研发产品、改进设计,将工作与学习结合,将学习与应用贯通。
除了校企、政校这些跨界合作办学模式外,宁职院还联合其他地区学校共同培养教师与学生,整合资源,协同发展。早在2008年,宁职院就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三校战略联盟”关系,资源共享、协作办学,走出校校间的跨界办学之路。
如今,这种跨界办学又从省内拓展到省外,随着“计划单列市高等职教五校联盟”的成立,宁职院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等4所高职学院一起抱团发展,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打破空间限制,建立空中课堂,从而实现课程共享、课程互选、学分互认。5所高职学院的学生实现了交流互换、顶岗实习互管、实习基地共享、合作承接科研项目、教师培训资源共享。这种突破地域的跨校合作模式,在更大的平台上构建起高职教育多地联动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实现了多方共赢。
跨专业,跨出高职新视野
上学期期末,宁职院工业设计3140班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实训作品评审会,全班47名学生分组进行创意产品“小汽车”的设计与制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模具综合专业实训,在宁职院是一次全新尝试,拓宽了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视野。
在宁职院西校区有一个“淘宝·特色中国·宁波馆”,来自各分院电子商务、物流、物联网技术、国际贸易及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正对着电脑忙碌着。这里既是一个电子商务企业,也是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室和实训室,不同专业学生互相学习、协同合作,共同完成同一门课程。
学院与北仑区政府、行业龙头企业三方合作成立的北仑跨境电商学院,不受专业限制,各学院各专业学生都可以学习。今年3月开办的首期跨境电商创业班,有39名来自不同学院的学员入选,在3个月的学习培训中,学员们共同协作,实现真实外销业务交易额3.6万美元。
这些案例只是宁职院跨专业办学的一个缩影。学院通过“实践·创业·就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借助“学院 宁波市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的“院园融合”模式,以各大知名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服务载体,开展跨境电商实战技能训练、跨境电商人才创业孵化、跨境电商企业订单培养、跨境电商社会服务培训、跨境电商行业研究咨询,为区域跨境电商行业提供优秀的电商实战人才。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6.10.25 第六版: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