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起,教育部提倡所有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生涯规划”课程,迅即,《通知》得到了各级各类高校的积极响应。许多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开设了相关课程,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激发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他们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进而能够有效应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就业方式和就业环境。
可是,为什么如火如荼地开设相关课程已经8年之久,现如今,“毕业季=失业季”“史上最难就业年”“找工作只能拼爹妈”之类的话语,依然此起彼伏,有增无减?而另一方面,众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却反映一才难求,急需的人力资源岗位缺口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严重。如此情形,不得不促使教育界进一步反思:经济社会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行业岗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资质?高校、职场与毕业生之间又如何构建起彼此相融的角色和相互关系?
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尽其可能地规划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在考虑个人的智能、性向、价值,以及阻力、助力的前提下,做好妥善的安排,并借此调整、摆正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以期适得其所。生涯规划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涵盖了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的结束,包括生命、生存、生活和职业的统筹。而职业生涯规划,只是整体生涯的一个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和生涯规划是一体的两面,职业生涯是方向,生涯规划是基础。生涯规划最为重要的就是尊重个体差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适合所有的人,因此没有简单的对与错、好与坏、成功与失败之分,只有恰当与否或适合与否之别。无论是大学还是教师,都不能格式化地为任何一个学生规划生涯,所作所为只是通过提供足够的信息、工具,以使学生能够为进入职场做好相当的准备,规避择业盲点,努力达成平稳入职,胜任愉快!
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首先,启迪学生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让自己的生长进程更加有尊严、有价值,更加绚丽多彩;其次,适时引导学生解剖自己、了解职业特征、认识环境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自我决策能力;再者,引导学生树立崇高信仰,既会关心自己,更要关心他人,与他人建立相互依存的关系,树立“利他利我,共赢未来”的观念,学会“感恩、惜福、分享”;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目标、时间、财富、休闲,善用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此后,还必须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具备全球化、信息化和未来化的视野,学会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评估信息和运用信息,成为一个有效而积极的问题化解人而非现实抱怨者。如若参照这样的标准,高校现行的生涯规划教学目标和内容就显得空泛而单薄,重点仅仅停留在提供职业技能辅导和发布求职信息等表浅层面之上。两相对照,必然收效甚微,结果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相关教育活动依然沿袭了传统的说教模式,以老师为中心,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无动于衷。其实,“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明白”。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应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能动作用,始终不忘“做中学”“学中学”“错中学”和“玩中学”,同时,广泛采用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运用开放的、个性化的情境设计,让学生从中获得深切的体悟,从而实现内化,让学生真正理解生涯规划的意义与价值,并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去应对层出不穷的实践性问题。
更值得反思的问题还在于,尽管各高校已把形式上的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公共课纳入了教学计划,但作为一门汇聚了生命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和智慧的课程,各高校严重缺乏具备掌握相关学科理论或具有经验背景的师资。信手拈来的兼职教师,又怎能有资格教人规划“生涯”?(董云川 陆丹)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31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