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高职“优质校建设”,旨在延续扶优扶强政策,对于建设基础好、改革意识领先的院校重点投入,率先突破。
“优质校建设”是当下高职院校普遍关心、全神贯注的热门话题。
“优质校建设”之所以会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层面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全国范围的申报评选箭在弦上;另一方面更是因为许多省份早已相继开启了区域化筛选,各地高职院校的竞争激情已被激发。继教育部印发国家层面的《行动计划》之后,北京、天津、浙江等30个省份的《行动计划》落实方案均明确将“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列入实施项目。
据现有的信息看,在国家高职“示范校”“骨干校”和省“示范校”的基础上,湖南省已于2015年7月率先发文启动“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规划立项建设20所左右卓越高职院校,目前已经立项15所。广东省在今年7月启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计划在全省重点建设15所左右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的高职院校。浙江省于今年9月启动“高职院校优质暨重点校建设计划”,一次性遴选认定“优质高职院校”20所,其中高职教育重点建设院校5所。而江苏省则将推动“十三五”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规划,细分为20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系列课题,通过对一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体制与机制、结构与形态、平台与路径、专业与师资、投入与绩效等诸多领域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基础性、探索性、前瞻性研究,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凝练思路举措、探寻实践路径、提供决策咨询、推广经验成果。
正是因为全国上下齐动的浓烈氛围和趋势,引发各地职业院校的管理层和举办者,普遍对“优质校建设”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热情,这对保证“优质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完成,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综观许多院校的创建“兴奋点”,却不免让人心头存忧,尤其是那些纯粹瞄准“拿下项目”的创建动机,完全违背了国家立项的初衷。回顾十年前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之初,各地高职院校的申报响应并不十分积极,参与热情远不如申请“升本”执着。然而,当第一轮三年示范建设周期结束之后,“示范高职”所显现出来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已让很多“圈外”院校产生“羡慕嫉妒恨”,以至于在后一轮的“骨干高职”评选中出现了空前的“剑拔弩张”。尤其是当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政策出台之后,在高职院校的生源越来越紧张的大环境下,各地省级“示范高职”的评选也出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激烈竞争。
所有这些,显然都源自大家的“抢班赶趟”心理,谁都不愿意在事关声誉、品牌和行业地位的竞争中掉队、败北。毫无疑问,这一心理必将不同程度地对各地职业院校参与当前“优质校建设”申报产生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对于“优质校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显然举足轻重。因此,及时统一大家对于“优质校建设”的思想认识显得非常重要。
其实,对于“优质校建设”,许多领导、专家已经有过比较明确的动因解释和非常清晰的脉络梳理。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协作委员会副会长马树超曾总结认为,示范校建设重点抓的是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骨干校建设重点抓的是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而优质高职建设则重点抓产教融合的院校整体质量提升。
显然,高职领域的“优质校建设”是对“示范校”“骨干校”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而不是新一轮的“设台打擂”“论功比武”;是为了筛选和支持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高职院校,扶优扶强,优先重点建成“标杆”,而不是为了“在矮子当中选将军”,满足于“贴牌”,却忽略扶持建设。
对于“优质校建设”项目,参评院校需要站在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凝练办学特色,举全校之力、集全民智慧,全面梳理办学思路,精心设计发展蓝图,坚持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力争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做师生创业的引路人、做同行院校的领跑者,以科学的方案设计征服人,以独到的特色吸引人,进而成为建设项目的承接人。而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更应着眼于强化特色、培育优势,着眼于集中火力、扶优扶强,打破“示范建设”时期的“身份标签”,精心挑选那些办学基础扎实、优势特色鲜明、改革意愿强烈,同时说有想法、做有套路、干有实绩的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建设。此为“优质校建设”项目评选最初始、最朴素的原则。(作者王寿斌,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22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