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培养了大规模的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诸多短板,发展进程中还需要解决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一些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在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广大乡村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应该看到,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更好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使各类人才能够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这已经成为解决这些地区人力资源相对匮乏、人才支撑相对不足等问题的关键抓手。
在此背景下,要根据推动乡村振兴的整体需求,以及不同地区的现实需要,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激发职业教育活力,以发展职业教育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一是推动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多元化成长通道。需要看到的是,职业教育是中途教育,是衔接教育,也是终身教育。职业教育不是教育过程的终点,而是教育阶段的其中一部分。推动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有效衔接,能进一步拓宽为社会培养新一代高级技术人才的路径和渠道。以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乡村振兴,需着重面向乡村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肄业生等年轻学生群体开展,鼓励好学的青少年、手工技能强的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促使年轻人持续学习,掌握一技之长,顺利实现就业,使其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得到人生出彩的机会。一方面,要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为有突出技术能力和有意愿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提供机会,支持其进入相关领域的高等技术教育机构进行能力提升;另一方面,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根据产业需要和行业特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度扩大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的培养规模。
二是加大政策及财政支持力度,推动职业院校及职业人才到乡村落地。在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支持在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有需要、开展职业教育有条件的县镇、乡村地区设立规模适宜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分校,以及招生数量多、专业技术能力强、受社会广泛欢迎的民办职业院校分校。这能有效鼓励当地学生就地入学、在本地就业,同时吸引周边地区的生源,促进人才的区域性流动。具体来看,各地可依托职业院校的技术力量,开展对当地农民、职工的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培养更多高技术人才,满足本地区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职业院校也应与当地政府、企业密切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设置相关专业,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三是推动职业教育与当地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有机结合。职业教育肩负着传承技术技能的重要职责,地方职业学校更应该立足当地,探索“职业教育与地方传统技艺互动发展”的有效路径。地方政府可以协同职业学校甄选和集聚一批当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统技艺人员等,研究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技艺专业课程,推动当地特色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地方职业学校以自身技术为依托,也能在与当地传统技艺的融合发展中形成自身的特色。
四是积极创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技术的需求普遍提高。但也要看到,传统的人才观念尚未完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保持同步,一些陈旧的观念和认识成为更好发展职业教育的障碍。当前,如何使职业教育成为大众教育、使更多的人自愿参与其中,是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要大力引导社会树立正确人才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要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宣传表彰力度,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氛围。要定期开展区域性、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深化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作者:苏于君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发布时间:2020-12-02 浏览量: 96 信息来源: 《经济日报》2020年12月2日11版